西藏旅游景点和藏民族风俗习惯
请你介绍一下西藏的旅游景点和藏民族的风俗习惯西藏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藏族人的服饰很有民族特色。独具藏族民族特色的藏族语言文化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语言,但是不一定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西藏的传统民居,西藏的民族风俗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
1、藏族人有什么特点?藏族是个古老的民族.藏族的古代政权称为“吐蕃”.早在公元641年,吐蕃“赞普”(王)松赞干布就派使者到当时唐朝的都成长安,代他求婚,取回了聪明美丽的文成公主。从那时开始,汉藏两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就有了很大的发展。藏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份,大多居住在高原地带.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藏族地区草原辽阔,江河纵横.体肥毛长的牦牛,不仅耐寒,还能驮很重的东西远行,是高原上重要的运输“工具”,被称为“高原之舟”。藏族人的服饰很有民族特色。他们一般上身穿绸、布做的长袖短褂,外面穿宽肥的长袍,脚穿牛皮长靴.为了便于活动,常常将右肩或双臂露在外面,把两只袖子系在腰间.藏族男女都留发辫,男子将发辫盘在头顶,女子将头发梳成双辫或许多条小辫,
2、关于藏族的资料我就说一下,除了西藏和青海地区,四川也是有藏区的(主要在四川以西)。很详细的。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人口459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两汉时属于西羌人的一支,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建立王朝,唐宋称其为“吐蕃”,元明称“西蕃”,明代称西藏为“乌斯藏”,清代称“唐古特”,“藏番”。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由中央管理的三新宣尉使司、都元帅府,管理包括西藏在内的全部藏族地区。直到康熙年间才称“西藏”,藏族称谓亦由此而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民主改革结束了这里的封建农奴制度。
3、西藏藏民有什么习俗?具体如下:一、【饮食习惯】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和酥油、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1、糌粑是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2、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
二、【婚丧习俗】1、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圆寂的达赖喇嘛死后,在布达拉宫里把他的遗体修放在一座塔里,装饰这座塔就用去14万两黄金。2、其次,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即享受火葬。3、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4、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4、西藏的特点是什么?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每逢过节假日,不论走到什么地方,都看到青年男女、老人小孩,翩翩起舞。在农村,每逢秋收打场时节,农民们一边劳动,一起唱歌,一边围圈起舞。在牧区,经常举行有趣的篝火晚会,通宵达旦。在城镇,只要天气暖和,人们便阖家而出,到林卡河边,边喝酥油茶和青稞酒,边跳起民间舞蹈,从早到晚,兴尽才归。藏族的歌和舞,是孪生兄弟,几乎不能分离,歌中必舞,舞中有歌。
5、请你介绍一下西藏的旅游景点和藏民族的风俗习惯西藏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自治区。藏民族有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进藏游客应尊重。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也是最隆重的一种礼节。当好客的藏族主人向客人敬献哈达时,客人应躬腰接受;走进普通藏民的家,切记不可用脚踩门槛;要称呼人名时,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字,以示对对方的敬重、亲切。主人如请就坐,可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
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会客时最主要的一种礼节。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为这样:客人先用右手无名指沾点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弹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宝),然后小喝一口,主人会把杯子倒满,再喝一口,主人又会把杯子倒满,这样喝完三次,最后把杯子中的酒喝完。在西藏,马肉、驴肉和狗肉是从来不吃的。有些地方的藏民连鱼肉都不吃。
6、西藏的民风民俗藏族藏族人忌食鱼、虾、骡、马、驴、狗肉;一般还比吃海味。他们不吃鸡、鸭、鹅等家禽。因为按藏族传统,食用的是偶蹄动物,视其它动物为恶物,而鸡鸭鹅是五爪,是奇数,因而不食用。藏族人视佛像、佛供、寺庙中的经书、钟鼓,一般人佩戴的佛珠为圣物,不可触模。他们还忌讳在寺庙附近砍伐树木,高声唱歌,钓鱼、捕鱼。在牧区,进室后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忌讳混杂而坐。
7、独具藏族民族特色的藏族语言文化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语言,但是不一定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而藏族就是一个既有着自己语言又有文字的民族。那么,下面随我一起来看一下藏族文化,领略藏族语言文化的魅力吧!藏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是我国藏族人民通用的语言。藏语具有独自的语音系统、语法结构和丰富的词汇,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在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等地至今还有一些人也使用藏语。
卫藏主要是指现在的西藏自治区,康主要指现在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地区,安多主要指现在的青海,甘肃以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藏区。藏文是一种拼音文字,有三十个辅音字母,四个元音符号和用来拼写外来语的五个反写字母、五个“送气”字母。每个音节的组成以基字为中心,又有上加字、下加字、前加字、后加字和再后加字等。
8、西藏的传统民居,富有民族地域特色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在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形成了许多天差地别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所以在我国也有了许多不同的民居建筑。在西藏文化中,藏居是西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你了解西藏的建筑文化吗?就让下面的文章告诉你吧。西藏的传统民居,与西藏的其他文化形态一样,也具有其独特的个性。藏族民居丰富多彩,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各有特色,就连窑洞也能在阿里高原上寻见。
碉房具有坚实稳固、结构严密、楼角整齐的特点,既利于防风避寒,又便于御敌防盗。帐房与碉房迥然不同,它是牧区藏民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性建筑形式。普通的帐房一般较为矮小,平面呈正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2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中留一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作通风采光之用;四周用牦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土坯或卵石垒成高约50厘米的矮墙。
9、西藏的民族风俗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2.送客人要躬腰屈膝,以表示尊重;要面带笑容,热情礼貌。3.给客人献茶或酒时,碗杯要擦拭干净,必须倒满。敬茶或酒时,手要先在裙裤上擦一下,表示手已干净,然后双手捧上,忌讳手指放在碗或杯子口沿上。4.敬酒时,客人先用无名指向佛法、双亲、朋友连续弹酒三次(各地含义不同),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否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节。5.给客人赠送礼品时,要双手高举过头,客人受礼后,主人应退回原位。